10年专注珠宝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珠宝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千兴珠宝是全国连锁吗(传说中的满蒙第一美人叶赫老女是谁)

时间:2023-09-22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1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千兴珠宝是全国连锁吗】,以及【传说中的满蒙第一美人叶赫老女是谁】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千兴珠宝是全国连锁吗,传说中的满蒙第一美人叶赫老女是谁?

叶赫老女素有“满洲第一美女”之称,她的名字其实不叫老女,应该叫东哥,是因为她的婚史实在太狗血,一共许嫁了八次,到三十三岁才嫁出去,所以被称之为老女。

叶赫老女出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出自于海西四部中的叶赫部(另外三部是哈达部,乌拉部和辉发部),姓叶赫那拉氏,是叶赫部贵族布斋的女儿,而布斋则是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的哥哥,因此叶赫老女是妥妥的公主。

据说,叶赫老女出生的时候,叶赫部的女巫曾说,“此女可兴天下,可亡天下”,当时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多年之后众人才恍然大悟。

当时,女真人还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明廷为了控制女真各部,就挑拨各部之间的关系,并扶持一些部落来制衡其他部落,比如海西四部之间关系就不怎么好,而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也在明朝的扶持下逐步崛起,对海西四部形成威胁的。

历史上,爱新觉罗氏与叶赫那拉氏一直就是分分合合,叶赫那拉氏曾击败爱新觉罗氏,成为女真最强大的部落,但更多时候,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是联盟关系。

到明朝后期,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氏的血缘已经很深了,努尔哈赤就是叶赫部女子所生,他本人也娶了纳林布禄的妹妹孟古姐姐为妻,而皇太极就是孟古姐姐所生。

在女真各部广泛存在联姻的情况下,贵族女子作为政治牺牲品,就是一种常态了,叶赫老女也不能例外。

从叶赫老女九岁开始,她就被当做物品一样,成为众人争夺的对象,她先后与七个男人有过八次婚约,还有好几个部落因为她而灭亡。

01,叶赫老女人生的第一次婚约,哈达部贝勒歹商。

叶赫老女九岁的时候,就已经长得十分美丽了,她的名声传播在外,哈达部贝勒歹商就很仰慕她的艳名,于是向叶赫部提出要娶叶赫老女为妻。

当时,叶赫部与哈达部之间仇怨很大,因为纳林布禄的父亲之死跟哈达部关系莫大,且叶赫部一直有取代哈达部成为海西四部的想法,于是一个阴险的计划就诞生了。

叶赫老女的父亲布斋提出,要歹商亲自来迎亲,才能把女儿嫁给他,他彻底沉浸在得到叶赫老女的喜悦之中,不知道这是个计谋,于是决定亲自前去迎亲。

很快,歹商没带多少人就离开了哈达部,朝叶赫部方面而去,不料途中遭遇叶赫部士兵的进攻,最终被杀死在半路上。

就这样,哈达部逐渐开始衰落,而叶赫部则成为海西四部中最强大的部落,纳林布禄和哥哥布斋为此感到十分满意,但叶赫老女悲惨的人生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02,叶赫老女人生的第二次婚约,乌拉部贝勒布占泰。

叶赫部成为海西四部最强大的部落之后,努尔哈赤也在明朝的扶持下,成为建州女真的首领,还被朝廷授予都指挥使之职,其实力也逐渐发展壮大,对叶赫部造成了极大威胁。

虽然努尔哈赤与叶赫部有联姻关系,是纳林布禄的小舅子,但他的野心勃勃引起了纳林布禄的极大关注。

后来,纳林布禄为了试探努尔哈赤,于是向努尔哈赤提出领土要求,却遭到了努尔哈赤的拒绝,这让纳林布禄意识到,努尔哈赤志气不小。

眼看努尔哈赤实力越发强大,纳林布禄坐不住了,他决定联合满、蒙九大部落,发起对努尔哈赤的进攻,从而巩固自身地位。

不过,纳林布禄在与乌拉部进行磋商的时候,乌拉部首领满泰提出,要为弟弟布占泰娶叶赫老女为妻,而布占泰早就对叶赫老女垂涎三尺,曾发誓非叶赫老女不娶。

为了得到乌拉部的帮助,布斋同意将叶赫老女嫁给布占泰,也接受了布占泰的聘礼,但婚礼必须在战争后再进行。

于是,布占泰带着三千士兵来到叶赫部,随后就爆发了著名的九部之战,但结果让人大感意外,努尔哈赤竟然以少胜多,击败了数倍于己的九部军队,叶赫老女的父亲布斋还战死了,而布占泰也被努尔哈赤俘虏,与叶赫老女的婚约也不了了之。

战后,努尔哈赤为了表达自己的怒火,就将布斋的尸体分为两半,一半送回叶赫部,一半则留了下来,建州女真因此与叶赫部成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03,叶赫老女人生的第三次婚约,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

九部战败之后,叶部部首领纳林布禄侥幸逃走,但不久也因病去世了,他的弟弟金台石以及叶赫老女的哥哥布扬古成为叶赫部贝勒,共同执掌叶赫部。

不过,努尔哈赤并没有打算放过叶赫部,于是陈兵边界,叶赫部岌岌可危。

这时,布扬古提出将妹妹叶赫老女嫁给努尔哈赤,以缓解与努尔哈赤的关系,而金台石也表示可以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为妻。

努尔哈赤早就听说叶赫老女美貌无比,很想得到她,于是退兵数十里,还送了许多聘礼到叶赫部,并向上天滴血盟誓。

不过,当叶赫老女得知这件事后,反应却十分激动,她发誓死也不嫁给杀父仇人努尔哈赤,还说谁要是杀了努尔哈赤,她就嫁给谁为妻。

布扬古十分爱惜妹妹,见妹妹这么执着,便当即撕毁与努尔哈赤的盟约,还发布公告,向海西四部征婚,条件是杀死努尔哈赤。

当然了,没有谁有这个能力杀死努尔哈赤,这件事就没有下文了,努尔哈赤也担心再次极其九部的反抗,没有继续攻打叶赫部,不过他对没有得到叶赫老女而一直耿耿于怀。

04,叶赫老女人生的第四次婚约,哈达贝勒猛骨孛罗。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哈达部发生了严重内讧,金台石趁机掠夺哈达部,哈达部就要被消灭了。

千兴珠宝是全国连锁吗(传说中的满蒙第一美人叶赫老女是谁) 热门话题

这个时候,哈达部首领猛骨孛罗紧急向努尔哈赤求援,说只要努尔哈赤出兵,就将三个儿子送到建州做人质,以此达成联盟,努尔哈赤便准备派兵增援。

金台石得知消息后,感到十分恐惧,于是写信给猛骨孛罗,说愿意将叶赫老女嫁给他,只要他取消与努尔哈赤的联盟。

猛骨孛罗也很爱慕叶赫老女的姿色,便答应了金台石的请求,两人还相约在开原进行会谈,共同抵御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见猛骨孛罗背信弃义,就感到非常生气,当即发兵攻打哈达部,最终哈达部被消灭,猛骨孛罗则被俘虏。

就这样,叶赫老女再一次没有嫁出去,但她的故事还远未结束。

05,叶赫老女人生的第五次婚约,辉发部首领拜音达理。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九月,努尔哈赤的妻子孟古姐姐病危,说想要见自己的母亲,努尔哈赤便派人到叶赫部,但金台石对努尔哈赤十分怨恨,只派遣了孟古姐姐乳母的丈夫南太前往探视。

由于没见到母亲,孟古姐姐病情加重,很快就去世了,努尔哈赤怒火中烧,与叶赫部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了。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辉发部贝勒王机努去世了,他的孙子拜音达理杀死七个叔叔,自立为贝勒,实施对部落的统治。

但是,部落中很多人对拜音达理不服,因此叛逃到叶赫部,拜音达理不敢跟叶赫部作对,于是写信给努尔哈赤,让努尔哈赤帮助自己收服旧部。

于是,努尔哈赤出兵攻打叶赫部,占领了许多村寨,这让金台石感到惶恐,于是故伎重演, 提出将叶赫老女嫁给拜音达理。

拜音达理早就对叶赫老女有意了,于是马上跟努尔哈赤断交,但事后金台石反悔了,不愿意出嫁叶赫老女。

拜音达理只好再次求助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不计前嫌,准备再次帮助拜音达理,金台石见努尔哈赤如此,就恬不知耻地再次提出,要将叶赫老女嫁给拜音达理,没想到拜音达理又答应了!

可见,拜音达理对叶赫老女是何等爱慕啊,竟然能同意金台石的请求,但这一次他彻底惹怒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兵攻打辉发部,最终将辉发部给灭掉了,拜音达理及几个儿子也都被杀死,叶赫老女又没嫁出去。

06,叶赫老女人生的第六次婚约,乌拉部首领布占泰。

前文说到布占泰被努尔哈赤俘虏,后来他投降了努尔哈赤,还说什么誓死效忠之类的话,努尔哈赤便没有杀他,将他收为部下,并将自己的女儿和舒尔哈齐的女儿嫁给他。

三年之后,布占泰的哥哥乌拉部首领满泰被人杀死了,努尔哈赤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派人将布占泰护送回去,在击败了与布占泰争位的叔侄等人之后,布占泰成功继承首领之位,努尔哈赤就这样达到了控制乌拉部的目的。

起初,布占泰与建州女真的关系还不错,他将自己的妹妹嫁给舒尔哈齐,后来又将哥哥满泰的女儿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阿巴亥先后生下三个儿子,即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再后来阿巴亥还成为了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部与建州女真的关系也因此达到顶峰。

但是,双方的联盟关系只持续了六年,叶赫部因为对乌拉部与建州女真的联盟感到不满,于是投布占泰所好,提出将叶赫老女嫁给布占泰,布占泰欣喜若狂,立马跟努尔哈赤开战,但最终战败了,只能选择投降,叶赫部便没有将叶赫老女嫁给他。

由于没有娶到叶赫老女,还让乌拉部损失惨重,布占泰因此气病了,没过多久竟然死掉了,随后乌拉部也被努尔哈赤吞并。

07,叶赫老女人生的第七次婚约,喀尔喀部达尔汗贝勒的儿子莽古尔岱,这一次她终于结婚成功了。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布扬古见妹妹叶赫老女年纪大了,已经三十三岁了,早就过了嫁人的年纪了,便感到非常着急,便决定将其嫁给蒙古喀尔喀五部之一暖兔部首领的儿子吉赛。

但是,叶赫老女没有看上吉赛,坚决不同意嫁人,吉赛因此很不高兴,扬言要攻打叶赫部,布扬古有些着急,权衡再三之后,他便将叶赫老女嫁给了喀尔喀五部之一的达尔汗贝勒的儿子莽古尔岱。

这么做的好处是,既解决了叶赫老女的婚姻问题,也可以让达尔汗贝勒牵制吉赛,避免叶赫部遭到吉赛攻打。

这一次,叶赫老女没有拒绝,她知道自己真的是个老女了,莽古尔岱也是个青年才俊,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这个消息不知怎么被努尔哈赤知道了,到了叶赫老女出嫁那天,努尔哈赤还准备派人在半路上拦截新娘,但明廷担心努尔哈赤与叶赫部联合,会越发强大,于是出兵护送叶赫老女,努尔哈赤只得作罢,但他诅咒叶赫老女说,“无论此女聘与何人,寿命不会长久,毁国已尽,构衅已尽,死期将至矣。”

就这样,叶赫老女嫁给了莽古尔岱,但正如努尔哈赤所言,她嫁过去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死时三十四岁。

看完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叶赫老女的一生是不幸的,从八九岁开始就成为父兄政治联姻的工具,一生被许嫁过八次,跟七个男人产生过交集,等到三十三岁好不容易嫁人了,却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并且,叶赫老女的婚姻对当时女真内部的政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男人为了她而背信弃义,置部落安危于不顾,真正应验了巫师的预言。

但是,叶赫老女的故事,并没有因为她的死而停止,以她的名义发起的战争,依然继续着。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割据辽东,称大汗,建立了后金政权,明朝为了打压这个新生的政权,扶持叶赫贝勒金台石对后金进行攻打,后来又联合女真其他部落,发起了对后金的萨尔浒大战,但以失败而告终。

后来,明朝派遣熊廷弼经略辽东,但在大战爆发之前,努尔哈赤却突然调转矛头,直指叶赫部。

经过一番激烈交战,叶赫部最终被消灭,金台石拒不投降,最后自焚而死,布扬古则在投降之后被努尔哈赤杀掉,叶赫部所有军民全部被努尔哈赤收编。

如果不是借着萨尔浒大战的余威,努尔哈赤或许不敢轻易攻打叶赫部,因为叶赫部有明朝在背后撑腰,但他在击败明朝之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只不过缺少一个合适的理由。

恰在这时,努尔哈赤想起了他与叶赫老女的婚约,这让他找到了攻打叶赫部的理由,正如他在七大恨中所言,“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明朝出兵干涉,导致他失去跟他已有婚约的叶赫老女,所以他必须报复。

当时,努尔哈赤已经灭了海西四部中其他三部了,在灭掉叶赫部之后,女真各部就都在建州女真的统治之下了,因此叶赫老女是后金乃至清朝建立的一个转折点,她也是女真历史上最重要的女人之一。

不过,根据文献记载,布扬古投降了依然被杀死,因此他在死前曾诅咒努尔哈赤说,“我叶赫那拉就算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建州女真”。

自那之后,就流传叶赫拉那不嫁爱新觉罗,清朝后妃不选叶赫拉那的规矩,但这其实是无稽之谈,清朝很多后妃都是叶赫部女子,甚至有人做到了皇后之位,比如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叶赫那拉氏就是如此。

事实上,叶赫部之人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用,后来为清朝的建立即入关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一个十分显赫的家族,比如康熙时期的宰相纳兰明珠,就是叶赫部人,是金台石的孙子。

不过,或许是凑巧,亦或是因果循环,清朝确实是灭在叶赫部后人手中的,而且是女人,慈禧太后就是叶赫拉那氏,她控制清朝近半个世纪,是清朝灭亡的罪人之一;而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太后,也是叶赫拉那氏,她签署清帝退位条约,亲手结束了爱新觉罗氏的统治地位。

有什么收藏价值?

文玩葫芦盘玩方法如下:拿到手后先阴干一段时间,然后去皮,去片后净手盘玩,提倡轻揉慢捻式文盘,忌武盘,尽快不上油,三分盘七分放,留给它上色包浆时间。

葫芦是年年都有的植物类文玩,所以普通葫芦没有多大收藏价值,不可再生异形葫芦才具有一定收藏价值。这个道理跟我们人一样,普通人很多,只有那些在一些领域取得不凡成就,对我们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才能成为名人,才能载入史册!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蓝玉确实有能力,但这不能掩盖他性格暴戾的事实。

说句不好听的,蓝玉就是一个“兵匪”。

明朝开国的这群功臣,彼此之间的交际是很看重“出身”的,不过此“出身”和传统意义上形容贵族庶民的那个“出身”不同,这个出身主要是强调“籍贯”。

假如你也是安徽的,甚至还是濠州的,那么就会受到他们的重视,假如你还是凤阳的,那么不管是什么国公还是侯爷,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毕竟你很有可能就是朱元璋的老乡,是朱元璋安排过来的“心腹”,这种风气在明朝建立前以及洪武朝就造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被统称为:“淮西勋贵”。

要说大明都是他们打下的,这并不为过,只是这群人有一个都很明显的缺陷,那就是自我的束缚能力弱,因为以前大多数都是穷苦人家,并不是什么贵族,在飞黄腾达后,自然是有点“收不住”,所以朱元璋在“胡惟庸案”、“李善长案”中牵连那么多人,也都是为了把这群本性顽劣却一发不可收拾的人给打击掉。

而蓝玉,就是淮西勋贵的一份子,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还能牵扯“一万五千多”人,也是朱元璋最后对淮西勋贵的一次大清洗。

蓝玉,安徽人,他的姐夫“常十万”常遇春,是朱元璋的两大将领之一,很多人认为,常遇春应该是大明名副其实的“第一”将领,因为徐达还有朱元璋发小这么一个身份光环,但不管常遇春是第一还是第二,朱元璋很重视他,也很倚仗于他。

常遇春在带兵打仗的时候,就把蓝玉安排到自己的帐下担任“管军镇抚”,这个官虽然不大,但蓝玉可以算是常遇春的“亲军”一类,所以地位很特殊,史书都说蓝玉在跟随常遇春打仗的时候,头脑很灵活,做事十分有胆识,于是常遇春拿着蓝玉这些功劳,上报朱元璋。

如果蓝玉和常遇春非亲非故,那么常遇春举荐蓝玉的这种行为,就叫“大公无私”、“举贤任能”,可蓝玉偏偏是常遇春“内弟”(小舅子),那么这种举荐难以避免裙带关系的特色,就算是朱元璋本人的角度来看,常遇春这种行为,肯定是属于偏帮蓝玉,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常遇春的面子要黑了。

所以随着常遇春的战绩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高,蓝玉晋升为“千户”、“指挥使”,这一次次升迁,可能跟蓝玉本身还真的没什么关系,源头都在常遇春身上,因为在大明建立前后的那几年,蓝玉真的没什么名气,到了洪武三年,朱元璋册封功臣,蓝玉是连一个“爵位”都没有得到,当时的常遇春已经去世了,朱元璋也根本不用忌惮他们一家人“地位”太高的因素。

这只能说明,蓝玉一开始真的没什么太大的实力和能力,所以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功劳捞个爵位,就算是伯爵都没有。

最重要的是,蓝玉在这段时间的“性格”,历史一直都没有明确记载。

而真正开始记录蓝玉的“个性”,那是在蓝玉崛起、独当一面后,时间都已经到了洪武后期了。

洪武四年开始,朱元璋一直安排蓝玉跟随将领出战,比如洪武四年,朱元璋让蓝玉跟着傅友德去打四川,洪武五年,跟着徐达北征蒙古,洪武十一年,跟着沐英讨伐西蕃,此战大胜后,蓝玉才因功被朱元璋册封了一个“永昌侯”,还是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这个爵位比起其他的淮西勋贵,要晚了九年。

也是在洪武十二年前后,朱元璋开始“忌惮”一众老功臣,开始重用蓝玉,让蓝玉这匹“黑马”跑到台前,蓝玉严格来讲,一开始只是淮西圈子,之所以能成为淮西勋贵,这是朱元璋刻意捧上来的,可朱元璋没想到的是,蓝玉本身也有那种淮西勋贵的“毛病”,甚至更严重。

朱元璋很看重朱标,出身布衣的敏感心理,让朱元璋不得不提前替朱标“布局”,比如以后哪个文臣伴随朱标,哪个武将辅佐朱标,而朱元璋做得很特别,他决定让那些老功臣和朱标“划界线”,他选择让蓝玉成为朱标心腹,假以时日,朱标登基,蓝玉就会成为朝堂武将第一人。

之所以这样选择,有两个原因:

一、蓝玉和朱标有亲戚关系,朱标按辈分要喊蓝玉一声舅舅。

二、蓝玉属于是明朝建立后才建功的,转化为太子党简单,也不会压制朱标的地位。

关系够硬了,因此蓝玉开始“飘”了。

其实蓝玉被封侯一事,朱元璋很有可能看的就是“朱标”的面子,朱元璋所放出的一个信号就是,蓝玉你只要好好辅佐朱标,荣华富贵都会有。

朱标自洪武十年起就逐渐“监国”掌权,朱元璋曾下令,国家的一切大小事务都要交给太子处理,就算不处理,都先要给太子汇报:

“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

前途就在蓝玉自己的眼前,等到朱标登基,他就是下一个徐达,他怎么能够不欣喜,当然啦,蓝玉也确实是有实力的,比如在洪武二十一年,他远征捕鱼儿海,把北元的小朝廷重创粉碎,北元的官制被他打得建立都建立不起来,因为人才都被蓝玉打得损失殆尽了,北元皇帝自己灰溜溜地跑了,妃子都被蓝玉俘虏了。

可蓝玉的“政治错误”,也是在这一战中犯的。

关于这一战的大捷,首先史书是这么形容的:

奏捷京师,帝大喜,赐敕褒劳,比之卫青、李靖。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师还,进凉国公。——《明史》

当蓝玉破灭了北元的朝廷后,朱元璋把蓝玉比作“卫青”、“李靖”,因为当年卫青的龙城之战,就是把匈奴的祭天金人都给俘获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匈奴贵族,而李靖则是在贞观年间受李世民之命突袭东突厥,把东突厥给灭了,突厥可汗也被俘虏。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所以朱元璋给蓝玉封了一个“凉国公”,要知道公爵再上一步就是王爵了,所以蓝玉的前途怎么可能不是无量。

但问题是,在这场“大功”的背后,朱元璋也曾十分愤怒,因为蓝玉这人,太狂太傲了,丝毫不讲规矩。

原本,蓝玉的“凉国公”,应该是“梁国公”,可是蓝玉私底下的作风让朱元璋很不满,认为蓝玉这人性格太过暴戾,于是改成了“凉国公”打压他,凉国和梁国看似同音且一字之差,但实际地位却是天差地别,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蓝玉还因此感到不满,觉得自己怎么可能比不上宋国公(冯国用)和颍国公(傅友德),这些言论,都让朱元璋很不满:

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

就算是朱元璋手下最猖狂的那些淮西勋贵,都没有敢这样说话的,朱元璋知道他们这一批人因为出身太差,所以有些顽劣本性,可是蓝玉这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朱元璋还是要忍他,因为蓝玉是留给朱标最好的人。

也是朱元璋的“一再纵容”,蓝玉才敢直接“霸占”北元皇帝的妃子,可是这件事听起来很严重,事实上在蓝玉做的那么多事情里,只算是比较平常的一件,要说蓝玉他自己囤了一大块地,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收大量的“养子”,并且培养他们武艺,他蓝玉就敢这么狂你信不信?

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假子,乘势暴横。尝佔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

蓝玉做的这些事情,就触碰了朱元璋的“两个”底线,一是侮辱百姓,侵占公田,二是养寇自重,居心不良。

朱元璋自己当年为啥要去皇觉寺?

不就是因为没饭吃,他们老朱家没有田种,以至于他的父母去世后地主连给块地埋葬都不愿意,所以在朱元璋的眼里,百姓的田就是百姓的命,不让百姓种田,那就等于让百姓造反,谁敢保证造反的人里没有第二个朱元璋?

所以朱元璋曾经就下过铁命令,不要去拿百姓的“上贡”,也不要让百姓负担他们不该负担的事情,比如洪武六年,滁州有百姓嚷嚷着要上贡人参,朱元璋就禁止了:

“人参得之甚艰,毋重劳民。往者金华进香米,太原进葡萄酒,朕俱止之,国家以养民为务,奈何以口腹累人?”命却之。

朱元璋说,以前金华百姓说上贡香米,太原百姓说上贡葡萄酒,我都拒绝了,大家都是普普通通老百姓,没必要承担自己义务之外的事情,包括上贡,可见朱元璋很重视百姓本分的农务,对于这些破坏百姓生产的事情十分反对,可问题是,他蓝玉就敢这么干。

蓝玉会不知道朱元璋是怎么想的吗,或者应该说,蓝玉他自己本就是普通人出身,他如今反而“反噬”百姓,你说是蓝玉的儿子欺辱百姓那都算了,这事居然是蓝玉自己干的,所以蓝玉这类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兵匪性格,他也就是走上了朝廷的路子,如若不然,百分百落草为寇。

对于一个“兵匪”来说,求财求色是常态,蓝玉则是更高一个层次,他还渴望权力,但是他沉不住气,所以才会口出狂言,说冯国用和傅友德都不如他。

最重要的是,蓝玉这个人喜怒无常,好坏不分,一个连自己国家边关都敢“冲毁”的将领,该说他是爱国还是害国,在北伐回来之后,蓝玉竟然下令让自己的将士冲垮“喜峰口”,这个喜峰口就是拿来防蒙古人的,蒙古人确实是被蓝玉打跑了,可喜峰口却没逃过蓝玉的“破坏”:

“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帝闻之不乐。”

那么蓝玉为什么冲关呢?

原因是守关的兵吏没有及时打开关门,其实就算是兵吏有心“刁难”,理性一点的人都应该是先进关再追责,蓝玉直接冲关都会令有理变无理,最重要的是,把关门给毁坏了,应不应该修复好再回京,拍拍屁股就走了,这种性格不是兵匪是什么?

蒙古皇妃一事也是同样的道理,蓝玉根本就没有顾及太多,自以为是地“肆意人生”,这种性格本质不是为国为民,而是自我娱乐,所以为什么说对比起蓝玉侵占百姓田地,冲毁喜峰口关卡这种事情,他霸占蒙古皇妃反而不算太大的事情了。

其实在李善长案之前,整个大明的贵族几乎都是这种风气,蓝玉的行为单独拿出来看很过分,但放进整体来看,反而显得稀疏平常。

到了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以胡惟庸案的“余党”为由,发动“李善长案”,将一众功臣全部株连处死,其中很多侯爵身上都有“丹书铁券”,都没有逃过死劫,说是因为他们意图谋反,事实上就是因为他们平时的“作风”太过分了,这件事情多多少少还是给蓝玉一点震慑了。

至于蓝玉为什么没有在李善长案中被除掉,说到底,还是朱元璋放过了蓝玉,把蓝玉留给朱标,这已经算是朱元璋最大的让步了,可蓝玉和朱元璋都没想到的事,朱标竟然早逝,朱元璋要白发人送黑发人。

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去世,整个大明朝变了天。

朱元璋的很多布置,都是以朱标为中心的,比如他对那些就藩的儿子们严厉无比,为的就是让朱标来给这些藩王儿子们求情,这个就叫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朱元璋就是让朱标积累恩情,这也是为什么朱棣、朱棡、朱樉都这么信服朱标的根本原因。

包括了蓝玉,蓝玉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朱元璋忍他也是因为要把蓝玉留给朱标,可朱标既然都去世了,朱元璋并不觉得和蓝玉根本没交情的朱允炆能够压制蓝玉,蓝玉可以怕朱元璋,可以服朱标,但肯定不会忌惮朱允炆,就蓝玉那个兵匪性格,朱允炆是危险的。

因此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让锦衣卫收集蓝玉的“罪证”,把蓝玉的势力也一锅端了,处死蓝玉理由也是谋反,而且蓝玉整个人还是被“扒皮”处刑,可以说是狠辣至极。

除了蓝玉外,还有一万五千多人被牵连,这批人可以说是大明最后的“开国利益集团”了,风光了二十多年,还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前被一网打尽。

假如朱标不死,蓝玉就不会死,那些功臣们也不会死,蓝玉案牵连了“一国公”、“十三侯爵”、“两伯爵”,经历了李善长案后,这十六个人,其实是朱元璋想留给朱标的,但最后还是因为蓝玉案被顺利打包带走了。

蓝玉有这个下场,并不奇怪,只是其他的功臣们,实属是有些冤枉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楼兰古国到底是什么人种?

大家好,本人是俄罗斯外交部外交学院博士,长期关注研究中国古代史和民族学。

首先摆明我的观点:楼兰古国的居民属于印欧人种,具体来讲是吐火罗人,他们和欧洲的凯尔特人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今天的新疆依然生活这古代楼兰人的后裔。下面分几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1. 考古发掘所揭示的楼兰人种族特征

对于当今中国人来说楼兰是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西域古国,它位于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上,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初期臣服于匈奴,之后被汉朝吞并,公元前77年西汉大臣傅介子将其国名变更为鄯善国。汉朝灭亡后先后臣属三国的曹魏、西晋、北凉等中原政权,在这一时期鄯善国先后并吞了精绝、且末、小宛等国,成为西域七强之一。公元448年北魏将其吞并,并在当地实行像内地一样的郡县制治理,至此鄯善(楼兰)正式亡国,前后经历了约600余年的历史。

对于楼兰人的外貌特征,古代典籍似乎并无过多记载,直到进入20世纪随着西方探险家的到来,才有相关文物被发掘出来。最早发现楼兰古国遗址的是瑞典人斯文·赫定,随后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先后派出考察团进行考古发掘,大量楼兰文物被劫掠到海外。

1906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楼兰国的伊循城遗址(米兰遗址)发现了一座佛寺,寺内佛塔的回廊上绘制有十分精美的壁画,斯坦因将其揭取下来并带出中国,如今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印度国家博物馆等不同的地方。

通过这些壁画人们第一次对古代楼兰人的外貌有了直观的认识。壁画中的人物都呈现出高鼻、深目和皮肤白皙的特征,明显不是蒙古人种,而是印欧人的特点。

米兰遗址出土的有翼天使壁画,藏于大英博物馆

米兰遗址出土的佛弟子壁画,藏于印度国家博物馆

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在距离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的罗布沙漠中找到了一座古代墓葬群,他将其命名为小河墓地。时隔六十多年后的2000年,新疆文物考古所研究员借助GPS定位系统再次找到了小河墓地,2002年启动了对这一重要古代遗址的考古发掘活动,出土了非常多重要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具女性干尸,在沙漠的干燥气候条件下其面容得以完好保留,她的年纪为二十多岁,双目微合,有着美丽的长睫毛,鼻子高挺,头戴羊毛制成的尖顶毡帽。神情安详,看上去就像是刚刚睡着的样子。考古队将她称作“小河公主”。体质人类学家指出“小河公主”具有明显的印欧人种特征。

沉睡的小河公主

不仅仅是小河墓地,1979年央视和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纪录片《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在小河墓地所在的区域发现了古墓沟墓地和铁板河墓地等另外几座古代墓葬,也出土了具有印欧人特征的干尸。

碳14测定结果显示包括小河墓地在内的这些墓葬距今约3800年,比楼兰的历史还早一千多年,学者推断以“小河公主”为代表的古代居民应该是楼兰人的祖先。

科学家对楼兰古国所在区域出土的古代干尸(距今四千到三千年)进行了基因检测,其结果显示这些古代居民的父系基因部是R1a1a-M17,而这是印欧人的典型基因类型。

所以,无论是壁画还是当地古代居民的体质特征以及基因类型都显示出古代楼兰人是印欧人。

2. 吐火罗人:来到中国的原始印欧人

那么建立楼兰古国的印欧人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考古发掘逐渐弄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不仅仅是楼兰所在的新疆东部地区,而是整个塔里木盆地范围内的古代居民都是印欧人,他们被称为吐火罗人,是分布位置最东边的印欧人群体。

目前学界主流的观点是位于里海到黑海之间的草原地带是印欧人的起源地,考古学上将最早的印欧人创造的文化称为“颜那亚文化”,距今5600年到4200年。随后原始印欧人开始向外迁徙,他们中的一支向东发展,经过南西伯利亚来随后来到了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开创了“克尔木齐文化”,最后继续向南和向东扩散到整个塔里木盆地,建立了众多的绿洲城邦国家,这一支东迁的印欧人就是吐火罗人。

吐火罗人的迁徙路线:从里海到黑海之间的草原地带到塔里木盆地

3. 吐火罗人与凯尔特人的神秘联系

在对吐火罗人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事实逐渐展现出来,那就是中国的吐火罗人居然和远在西欧的凯尔特人具有最密切的关系。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新疆的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的古城以及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了大量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吐火罗语宗教、文学和医药文献。学者对这些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中国的吐火罗语与其临近的印欧语系东方语支(印度语族和伊朗语族)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反而跟距离更为遥远的欧洲人所使用的印欧语系西方语支有更多共同点,印欧语系西方语支包括凯尔特语族、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等。

吐火罗文书残片

上个世纪在鄯善县吐峪沟乡发现了一处距今三千多年的古代墓葬群,后来被命名为洋海墓地,这个地方曾经属于楼兰古国的疆域。2003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洋海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古代吐火罗人的文物,其中最让人惊讶的是纺织品。

考古学者在清理洋海古墓出土的纺织品时发现了一种他们非常熟悉的布料,这种布料上有红蓝两种方形色块组成,其中还穿插有黄色的线条,这就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中国女性追捧的进口货“英格兰呢”。

洋海古墓出土的格子布之一

洋海古墓出土的格子布之二

三千多年前的古代吐火罗人居然用着现代的“英格兰呢”,这个事情着实让考古工作者惊讶不已。其实“英格兰呢”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苏格兰格子布”,这种布料源自于英伦三岛的苏格兰地区。苏格兰风笛名扬天下,而每当风笛手演奏的时候都会穿着用苏格兰格子布制作的传统服装。苏格兰人其实是古代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制作这种格子布其实是凯尔特文化的遗留。洋海墓地出土的“苏格兰格子布”说明古代吐火罗人和凯尔特人享有共同的服饰文化传统,而服装则是彰显民族特性的重要元素。

苏格兰风笛手穿着用格子布制作的传统服装

除了语言和服饰,中国的吐火罗人和欧洲的凯尔特人在体质上也有惊人的一致性。

《哈利波特》是家喻户晓的影视作品,这部电影其实反映了英国复杂的民族文化现实。哈利波特的死对头德拉科·马尔福来自马尔福家族,这个家族的特点是拥有一头金发。而哈利波特最好的伙伴罗恩·卫斯理则来自卫斯理家族,这个家族的特点是一头红发。在电影中德拉科·马尔福对自己的血统极度自豪,处处表现出对罗恩·卫斯理的蔑视,经常嘲讽罗恩的红色头发。

金发的德拉科·马尔福

红发的罗恩·卫斯理

其实马尔福家族和卫斯理家族代表着英国的两大族群: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而前者是征服者,后者是被征服者。

我们知道今天的英国人也被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当代英国就是由这帮人所建立的。他们其实不是英国的土著,而是来自德国西北部和丹麦南部的日耳曼部落联盟,于公元五世纪开始入侵不列颠岛,最终征服了当地的土著凯尔特人建立起了新的国度。

建立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属于日耳曼部落

今天的德国西北部有一个下萨克森州,那里就是英格兰人的老家。其实撒克逊和萨克森是汉语对Saxon的不同翻译而已,意思一样。

我们知道今天统治英国的王朝叫做温莎王朝(The House of Windsor),温莎王朝统治者的血统其实源自德国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公国(德国图林根州),该公国的数位王子还成为了葡萄牙、比利时和保加利亚等国的国王。

目前统治英国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是温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无论是查尔斯王子还是威廉王子继承王位,英国都将迎来新王朝。因为英国王室将改变为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的父系血统。不过即便如此,英国王室依然保持着纯纯的日耳曼血统。因为菲利普亲王的父亲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而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帝国奥尔登堡·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公爵家族。菲利普亲王的母亲爱丽丝则来自蒙巴顿家族,蒙巴顿家族源于德国的黑森·莱茵家族。二战时期的英国海军元帅、英属印度的最后一位总督,制定“印巴分治”方案的蒙巴顿伯爵就是菲利普亲王的亲舅舅。无论从父系还是母系菲利普亲王都是纯日耳曼血统。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菲利普亲王年轻时的照片

伴随着英美帝国的扩张,日耳曼人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了霸权地位。当今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是日耳曼人,其祖父来自德国的巴伐利亚。目前德裔和英裔日耳曼人是美国人数最多的群体,占据1亿4千万左右人口。

祖籍德国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拥有典型的日耳曼人外貌

日耳曼人入侵不列颠群岛之后占据了核心区域,而土著凯尔特人则被压迫到周边区域,北方高地的一支发展为苏格兰人,西部边陲的一支发展为威尔士人,而生活在爱尔兰岛的则发展为爱尔兰人。作为凯尔特后裔的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人长期受到日耳曼人的歧视。

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的差别体现在体貌特征上,日耳曼人是金发蓝眼,而凯尔特人是红发绿眼。

红发绿眼的凯尔特人

吐火罗人在吐鲁番盆地区域内建立了很多绿洲城邦国家,其中一个就是龟兹。龟兹国以佛教为国教,开凿了为数众多的石窟,保留至今。石窟壁画上绘制有龟兹贵族的形象,而这些人无一例外全部是一头红发。此外,在塔里木盆地发现的吐火罗人干尸也以红发为主。

一头红发的龟兹国贵族

唐朝时期回鹘人迁徙到新疆并建立起统治之后,这个地区开始了回鹘化进程,土著吐火罗人不仅和回鹘人混血,而且也被迫放弃了自己的语言开始说回鹘语,两个族群的融合产生了今天的维吾尔族。不过在南疆偏远地区,很多当地人还是保留了比较多的吐火罗血统,而这些人表现出了强烈的红发特征,甚至有的人还拥有绿色瞳孔。

新疆和田地区的一名女子,拥有一头红发和绿色瞳孔

综上所述,从语言、服饰文化以及体貌特征上看,东方的吐火罗人和西方的凯尔特人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那么又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种奇特的现象呢?

研究发现历史上印欧人的对外迁徙浪潮一共发生好几波。第一次大规模对外迁徙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左右,凯尔特人和吐火罗人应该就是在这个时期从其祖居地分别向西和向东发展的,因此他们共享很多原始印欧民族文化。凯尔特人是最早到达欧洲的印欧人,他们几乎占据了整个欧洲大陆和不列颠群岛,而吐火罗人则占据了整个塔里木盆地。

日耳曼人则属于第二次对外迁徙的印欧人,他们到达欧洲后驱赶先来的凯尔特人,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伴随第二次迁徙浪潮到达东方的印欧部落是斯基泰人,中国古籍将其称为塞人。塞人到达新疆地区后跟吐火罗人发生了交流和融合,今天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应该就是塞人的后裔。

至于谁是吐火罗人后裔这个问题,除了维吾尔族以外,在汉族中也有古代吐火罗人的后裔。前面提到了以楼兰人为代表的古代吐火罗人的父系基因部为R1a1a-M17,而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汉族中约有2%的人携带这个基因,例如著名的投资人薛蛮子前不久做了DNA测试,结果显示他的基因就属于R1a1a-M17类型。

著名投资人薛蛮子的基因就是吐火罗人R1a1a-M17类型

欢迎大家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天可汗文化。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私信,愿意与大家分享更多历史文化类资讯。

关于【千兴珠宝是全国连锁吗】和【传说中的满蒙第一美人叶赫老女是谁】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标签: 珠宝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