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雨珠宝公司怎么样,如何赏析李清照的如梦令?
明知逝去的岁月不可追,人却总是要依托无休止的回忆,企望回归往昔那些难以忘怀的时光。于是心醉神迷之际,或许稀松平常的一幕幕便也仿佛被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光,以至于那些往事更加令人痴想莫名。所谓的“流金岁月”大致如此,而李清照的《如梦令》便是对年少时那段流金岁月的追忆。
也恰值年少时期,有幸读到李清照少女时代所作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篇。兴许都是处于善于幻想的年龄吧,便总是会对着她词中所描绘的“溪亭日暮、芙蓉晚照”的美妙景象,生出许多美好的遐思。现就愚之所见,重新品味一回这首美词,重新温顾一下这位宋时第一才女的创作故事,望同好师友指教!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作今译:常常记起溪亭的日暮时分,我曾泛一叶轻舟在长满清荷的湖里里尽情赏游、深深沉醉而忘了来路。待终于起身回舟尽兴而返时,却不小心使小舟划入藕花深处。于是争抢着划呀,划呀,反惊飞了湖滩上一群戏水的鸥鹭。
溪亭,是年少时期的李清照常去赏玩的一处郊外胜地,那里不仅有供游人栖息的凉亭,更有一座风光旖旎的莲花湖。每到了盛夏,湖中莲叶田田,莲花婷婷,或伫立湖畔或泛舟湖上,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迷人景象都莫不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小清照在那里忘情地采菱赏荷蹴秋千,生性才思敏慧的她,自然对眼前美不胜收的景象更有一番独特领会。于是溪亭,便成了一个特定的符号随那些年少的无忧时光,一起珍存在了她的记忆里、盎然在了她的作品中。
这首小令尺幅虽短,只寥寥数笔却把溪亭晚照、荷池生香、鸥鹭群戏、游人沉醉等诸多画面尽皆囊括。“常记”一词正明确表明了这段经历是对往昔生活的追述。“溪亭日暮”则准确地交代出欢游地点及当时所处环境。试想,即将日暮时分,落日的余晖斜照中,静穆的角亭披辉沐霞,清亮的溪水浮光跃金,这本就是一番美妙迷人的景象,再加上碧荷摇曳、红莲沁香,人影欢动,鸥鹭翩舞……这种动与静的结合、光与影的辉映,声与色的交措……诸多表现手法的灵活运用,把大美的自然景观、欢愉的赏游过程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这样引人入胜的景象怎不叫人深深沉醉而不知归返?接着“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仅描绘出了出了少女的娇嗔、鸥鹭的惊慌等灵动画面,更把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因为家境优渥,长亲宠爱,所以那时她的生活十分惬意无忧。然而很快过了“开笄之年”,已举行了象征着少女成人的开笄之礼,她已不可能像年少时候那样随心所欲地四处赏游,而是要以“大家淑女”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恪守阁中规矩,少出闺门,勿会外人,修女红学厨艺,笑不露齿、行不摇裙……这些苛刻的封建桎梏,无疑严重束缚了清照那颗自由惯了的心灵,使她对曾经自由自在的年少生活更加怀念以至于常常记起。所以怀念至极,才情满溢的她便作了这首《如梦令》来记录往昔的美好时光。
当年这首词刚一问世,便使她的在文学成就上盛名在外的父亲李格非异常惊喜。他把女儿的词作摆在案头,恰巧被前来造访的晁补之看见。晁早就知道李格非有个才情卓异的女儿,但一直未曾见识过她到底有多出类拔萃。此番见了小女儿这首小令,便不由当场震惊。晁当即把这首词连同另外一首《怨王孙》一并抄了去。由此,李清照的两首词便在当时的王公贵族间被争相传阅。后来朝廷名臣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读了清照的词,得知这首清新而颇具情味的小令竟是出自于一位妙龄少女之手时,便不由暗生情愫。若说因这首词而叩开了赵李这对青春璧人的情窦则毫不为过。
令人唏嘘的是,多年以后清照命运屡遭变故,不仅家国尽失,家藏尽毁,且琴瑟和鸣的丈夫赵明诚也在他们仓皇南渡不久后病逝。晚年时孤苦无依的李清照旅居浙江金华,当地也有一条叫做“双溪”的河流。同样溪流潺潺,景色奇美,但这时的清照早已没有了泛舟闲游的兴致。所以此时她的意兴阑珊与当年的意犹未尽,此时她的愁苦满怀与当年的无忧无虑简直遥相对比却已形如霄壤,难道这真的是造化跟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么?由此,这一首《如梦令》便真的成了她生命中往昔岁月的一曲绝唱啊!叹!叹!
一片甲骨惊天下是什么意思?
“一片甲骨惊天下”说的是发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与甲骨学,是重建中国上古史,透视三千年前殷商社会生活景致,寻绎中国思想之渊薮、中国精神之缘起、中国信仰之源头、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品格之由来、中国艺术美学之发轫最真实的素材。
所以说,发现甲骨文,对了解三代历史打开了一道方便之门,我们能更接近历史了。
甲骨文的历史国家图书馆现收藏有35651片甲骨,约占甲骨存世总量的四分之一,经常会有一些展览,可以去参观。
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有极少数用朱或墨写成。1899年发现于殷墟,也就是河南省安阳市西郊小屯村的商王朝故都,所以又称“殷墟文字”。
这种文字主要是公元前1300至前1028年,即盘庚迁殷至纣王末年之间,殷人占卜的记录。
1、甲骨文上有字,字是怎么来的?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
2、谁发现的甲骨文?
王懿荣(1845-1900),近代金石学家、鉴藏家、书法家,甲骨文发现和收藏第一人,出身仕宦世家,其祖父官至山西巡抚(从二品,省部级)、父亲官至四川成绵龙茂道(正四品,副省级)。
王懿荣青少年时泛涉书史,喜欢古书古物,不好治经(研究四书五经)。同治二年(1863)以议叙铨户部候补主事(议叙是清朝一种任用保举非科举人员为官的方式),王懿荣因其岳父黄熙庭在知县任内捐办天津海防有功而入仕。
王懿荣曾参加过八次乡试,于1880中进士,后累功升至国子监祭酒。
王懿荣于1899年发现并开始收藏殷墟甲骨,通过古董商收购甲骨约1500片,不过其在世时只以收藏、鉴赏甲骨为乐,并未对外公布甲骨资料。
3、除了国内,其他地区有甲骨文吗?
2015年,墨西哥州的考古发现了玛雅遗址中,刻画在石头上的84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距今已经有超过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对比起来,刚好是我国的殷商时期。
玛雅遗址中出土的很多东西,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殷商时期的印记,青铜器向华夏人,同样对玉器十分的喜爱,一些用具上所刻画的图案,也与殷商遗址出土的用具图案相似。
最早几批殷墟甲骨都是经潍县古董商转卖到收藏家手中的,有范维卿、范寿轩、范春清、赵执斋、王缉等多人,出场最多的是范维卿。潍县商人虽以挣钱为目的,但是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殷墟甲骨的作用。
不过由于甲骨暴利可图,潍县商人对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之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保密达九年,充分体现了商人狡猾逐利的一面。
甲骨文的的现状及传承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迄今为止,共发掘出土154600余片,约有4600多个单字。
1、现状
在这4600多个单字中,经考释而公认的有1700个左右,仍有2900个左右的单字不识。
研究证实,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公认现存最古老而自成体系的文字。
西方流行的观点是“中国文字是埃及传入的,这种说法的代表人物是法国学者德经,他将汉字的象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对比后认为,中国文字是受埃及文字的启发而形成的。
2、目前中国文字地位
中国文字出现的历史当属世界领先。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产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4100年前。
而随着中国考古不断的新发现,汉字的起源时间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没有文字,虽然还没有定论,但是许多夏王朝纪年范围内刻画符号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线索,如二里头文化刻画符号、陶寺文化朱书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岗刻画符号等,有的已具有类似文字的性质。
因此,我们认为夏代至少出现了文字的萌芽。不仅如此,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了17个距今7000多年的刻画符号,也为研究中国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线索。
【结语】
甲骨文发现后,学者们通过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的可信,证实了司马迁撰写的商代历史绝非向壁虚构,从而又极大地提高了《史记》中有关夏朝历史记载的可信度。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正以《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为线索,探寻夏代的历史文化,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因此,用出土文物去印证古代典籍,重建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可信历史,甲骨文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山海经讲了什么?
以一段故事来讲解下《山海经》:
以下内容来自科幻名著《创造宇宙说明书》
关于《山海经》的故事
在三皇五帝统治盘古大陆(全世界)的时代,盘古大陆分为四大部洲,每个大部洲统领两个小州,盘古大陆中心地区也是一小州,一共有九个小州,所以天下又称“九州”。而在更早的时候,天下是“十州”,因为大西洲那时候还没有沉没,也算一州。
4300年前,盘古大陆分裂以后,很多陆地越漂越远,中央政权无法管理到了,虽然禹在名义上成为了统领盘古大陆的最高领袖,但实际上,他顶多管得了天下的一半(约为盘古大陆的一半,也就是后来的亚洲、欧洲、非洲)。因此,禹废掉了四大部洲和九州的说法。
有一天,有地质专家向禹报告:“尼罗河入海口的赫拉克利翁城和东坎诺帕斯城有危险了!”
禹惊问:“怎么回事儿?”
地质专家:“由于洪水冲刷和海水侵蚀,这两座城市以后很有可能沉陷到海里去!”(后来这两座城市果然沉没了。这进一步说明《山海经》里的山就是山,而不是人类聚集点。)
禹心想:“看来这个世界变化不小啊。我得给后人留个交待,得用特殊的方法留下关键的线索,让有心人了解现在和之前的时代,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传承。”于是,他命令大臣伯益整理关于盘古大陆的影音资料,这些资料就是盘古大陆地理、风土、人情等纪录片大合集,完成后取名叫《山海图》。
《山海图》相当于天下藏宝图!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当时地球上基本的山川、矿产、动植物等情况,详细到什么动物能吃,什么动物吃人,吃了什么动植物以后会有什么效果!由《山海图》转录的《山海经》相当于“地球使用说明书”,有了这个说明书,以后的人类再遇到类似的灾难,也能生存下来。
《山海经》记载着的地球有四大部洲,分别是: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
这是盘古大陆还没有分裂漂移前的划分,四大部洲的方向也是地球反方向自转前的方向。(大致来看,现代的北美洲、南美洲的少部分和太平洋上的诸小岛属于东胜神洲,亚洲、欧洲属于南赡部洲,南极洲的大部分、印度地区、澳大利亚地区和大西洲(后沉没)属于,南美洲的大部分、南极洲的少部分和非洲南部属于北俱芦洲。)
东胜神洲也叫“东胜身洲”,因为此洲的人类的身材比其他洲的人类要高大。此洲土地极广、极大,横跨当时的南北半球,气候囊括热带、温带、寒带三大温度带,共八种气候,气温、降水的多样性造就了极奇妙的自然景观。北美洲和中美洲在上古时期属于东胜神洲,古时的扶桑国就是现在的墨西哥,是中美洲玛雅文明所在地。汉朝时讲,向东两万里可以到达扶桑,这是因为地球大致是个圆球,亚洲一直向东当然就是北美洲!这是一种巧合,同样的巧合还出现在印度地区。远古时的印度大陆在盘古大陆西南面的西牛贺洲,后来印度大陆经过漂移,与亚洲大陆挤压合并到了一起,出现在了中国的西面。
南赡部洲,沿着边界线来看,这个洲大致呈梯形,四个边里有一个边最长,其他三个边的长度相当,后来的佛教典籍中记载了这个形状。此洲名称中的“部”和四大部洲中的“部”同为量词。这里的人民勤劳且有着精微复杂的思维,这里有复杂的人情世故及社会关系,是圣星人登录(投胎、附体)、游玩体验的好去处。后来的中国、北欧、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区都属于南赡部洲(亚欧地区)。
西牛贺洲,盛产牛、羊、珠、玉,人民以牛羊为货币,所以此洲也叫西牛货洲。一直到现在的21世纪,原属西牛贺洲的澳大利亚的畜牧业依然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牛肉和奶粉出口国。珠、玉主要指集各种宝石的色彩于一身的“澳宝”,这是一种绚丽多彩的宝石,具有星光效应和变彩效应。在希腊神话中,它是宙斯的眼泪所化。在盘古大陆分裂前,此洲的形状像满月,此洲人民的脸形也像满月一样圆。
北俱芦洲,“俱”意为全部,“卢”意为黑色,即这里的人全是黑种人(主要指南非这一带的人,当时人们主要集中在此地。南美的人很少,所以就忽略了)。从地理环境上讲,这里有种种美妙的山、林、河、池、园等。此洲黄金满地,分布着许多露天金矿,圣星人开采后还剩余很多。一直到20世纪,南非一带依然以盛产黄金和钻石而闻名全球。此洲的人脸形大致为方形,面色相同,都是黑色,生活平等安乐,无忧虑。器物大多由金银、天然玻璃、天然水晶等制成。
在四大部洲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传说:东胜神洲金作天,西牛贺洲银作天,南赡部洲琉璃作天,北俱芦洲玻璃作天。这是因为从不同的地理位置看到的月球是不一样的。这时,地球已经反方向自转了(和今天相同),人们在东胜神洲经常看到的是月球反射的下午时的金黄色阳光。人们在西牛贺洲经常看到的是月球反射的上午时的亮白色阳光。人们在南赡部洲和北俱芦洲经常看到的差不多,月球会在不同时间反射出不同的颜色,就像五光十色的玻璃一样。
四大部洲的名称中,第一个字表示部洲所在的方位,后面三字表示部洲的特征。位于四大部洲中心的须弥山紧邻西牛贺洲的印度大陆,“须弥山”这个名字就是后来佛教对古印度文明(苏美尔文明)资料中的“苏美尔山”的音译。此山高约六千米,就是后来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式山脉。“乞力马扎罗”之意即“闪亮的山”或“明亮美丽的山”,被称作“非洲屋脊”和“上帝的殿堂”,峰顶终年积雪,在阳光下五彩缤纷,形成了赤道雪山奇观,亲临者犹如置身仙境。很多原始部落都对此山敬若神明。在上古时代,山顶有连通天地的天柱(太空电梯),自从天柱(太空电梯)断掉后,这山就不完美、不周全了,因此改叫不周山(人们传说不周山也是终年飘雪,凡夫俗子徒步不能到达,这里是通向天界的地方),后来在昆仑系神话中又把此山称为昆仑山(人们传说昆仑山也是雪山,昆仑山上有昆仑宫,也叫玉虚宫,是神仙首脑所在)。须弥山(苏美尔山)、不周山、昆仑山都是一座山,它们特征都一样,只是在不同时期的传说中的名字不同而已。
“昆仑山”这个名字起源于《山海图》。苏美尔人建立了商朝以后,把《山海图》带到了中原地区,并依据《山海图》创造了昆仑系神话。后来中原人把东非肯尼亚及其周边地区(Kenland)音译为“昆仑”,把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Kilimanjaro)简称为“昆仑山”,把“天柱”毁坏后的昆仑山顶称作“昆仑之墟”。昆仑之墟(昆仑山顶)由一圏玉石围栏环绕,围栏上分布着九个门,每个门口都有开明神兽(智能机器人)看门。这里有很多高大的建筑(高约100米,类似33层左右的高层楼房),最大的建筑就是昆仑宫(这其实是一艘巨大的金字塔形飞船,高约150米)。昆仑宫是众神聚集的场所,是天帝(神级外星人精神领袖)在凡间的居所,人们称其为“帝之下都”。那么,“帝之上都”在哪儿呢?当然是在悬停于盘古大陆上空的月球中啊!
昆仑之墟(昆仑山顶)就是伊甸园所在之处。《圣经》中称伊甸园是以上帝为首的神级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大本营。以前,神所创造并投放到地球上的人类,先要在这里实习,给神端茶倒水、劈柴扫地,练习生活技能。等他们熟悉地球的生存环境以后、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就派他们去地球的其他地方发展。《圣经》里讲,亚当夏娃等人类最开始在伊甸园中生活,当他们产生了自我意识以后,就被撵出伊甸园了。为了防止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回到伊甸园乱动其他东西,神级外星人在伊甸园外面布置智能机器人和智能武器进行把守。
在商朝之后,众神(神级外星人)乘昆仑宫(金字塔形飞船)离开昆仑之墟后,乞力马扎罗山(昆仑山)的山顶就像拆迁后的工地一样平整,一直保留到了公元21世纪。后来人们从航拍图片中看到,这座山的山顶就像经历过人为的修整似的,透露着蹊跷。
专门讲上古地理的纬书《河图括地象》中讲“地中央曰昆仑,昆仑山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是谓偏域。”这里的神州就是指东胜神洲,东胜神洲就在盘古大陆的东南,昆仑山就在盘古大陆的中心。
“昆仑之丘”指的是东非的金字塔所在的高地(吉萨高地),位于赤水和黑水之间,“赤水”本来是“红河”,盘古大陆分裂以后形成了红海。同理,“黑水”是“黑湖”,盘古大陆分裂以后形成了黑海。“流沙”就是现在的撒哈拉地区,在月球远离时,海水大量涌上岸,将近二十年没有退去,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流沙地区,后来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昆仑南渊”就是非洲的“维多利亚湖”,是地球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面积很大,平均水深为40米,最大水深为82米。“昆仑南渊”又叫“弱水之渊(源)”,“弱水”就是“尼罗河”,维多利亚湖就是尼罗河的源头。西汉时的司马迁没有见过非洲的风土人情和野生动物,所以他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为什么司马迁不敢说?因为有关《山海经》的真相即使在开明的21世纪说出来,也会被一些庸人当作疯言疯语。其实,“方向”就是破译《山海经》秘密的关键钥匙,只要把方向搞清楚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但是,由于认知水平太低,人们怎么会相信地磁翻转、地球反方向自转、盘古大陆分裂引发陆地剧烈漂移及地轴倾斜之类的事呢?
《山海经》的四山经与四大部洲一一对应,《东山经》对应东胜神洲,《南山经》对应南赡部洲,《西山经》对应西牛贺洲,《北山经》对应北俱芦洲。《山海经》是记录真实历史地理情况的史书,只不过人们无法理解当时的情况。其实,要解读《山海经》并不难,只需遵循以下要领:
1、《山海经》讲的是全球地理。
2、当时地球上只有一块整体陆地,即盘古大陆。
3、地球曾经反方向自转,上古史前文明资料中记录的方向与现在相反。
四大部洲是圣星人在地球上设定的行政区,其实,任何世界中都有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就是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设定,不光地球上有四大部洲,一粒沙中也有四大部洲,银河系内也有四大部洲,宇宙中也有四大部洲。地球属于银河系的南赡部洲,现在的中国属于地球上的南赡部洲。
无论哪里都得有方位设定,人类将来进入星际时代(神话时代),也要在宇宙中设定方位。将来进入人身体内的医学纳米机器人也需要行动方位指令设定。没有方向就无法编程、无法执行任务。
每一台电脑中,也有一个世界,每一个屏幕中,也有上下左右。不确定方位,就乱了秩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哪怕在虚拟世界,也要用四大部洲来划分,而宇宙,本身就是虚拟世界,有很多很多四大部洲,本书和佛经一样,都是以地球上古世界的四大部洲来举例、讲故事的。自从有了宇宙,也就有了时空。时间和空间,全是根据需要进行的人为的定义。因为,要想让人们理解宇宙,就得有最基础的划分,在时间上划分过去、现在、未来,在空间上定义中心、划分东南西北。如果不划分,就迷失方向了,就无法记录、描述、传承了。
以上内容摘自科幻名著《宇宙通鉴》最新版《创造宇宙说明书》,该书以推理科幻小说的形式,跨界整合国学、天文、地理、历史、考古、航天、前沿科技等领域的大数据,经过严密的推理分析,不但说明外星人是存在的,而且说明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书中包罗万象,科学的系统的讲述了宇宙的运转机制、太阳系各星球文明的变迁、上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详解、外星人与月球飞船的故事、对神话与预言深层次的解读、人生终极意义的客观分析等,欢迎在各书店购书阅读。
柳宗元八愚诗全文及译文?
全文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向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将家安在这里。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得不改名了,就把它定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有一处泉水,买下来以为已有,将它称作愚泉。愚泉一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汇合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无法进去;幽深浅显狭窄,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这是聪明人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看起来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般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溪水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映照万物,如玉色光洁清澈,能像金石一样铿锵作响,能使愚蠢的人眷恋,喜爱得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写些文章来安慰自己,用文笔自由驱使万物,创造出一个称心满意的审美境界,世间万象没有什么能逃得出我的笔墨形容。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融入玄虚静寂之中,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作《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关于【金石雨珠宝公司怎么样】和【如何赏析李清照的如梦令】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