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珠宝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珠宝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熙帝珠宝是品牌吗(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

时间:2023-05-23 作者:admin666ss 点击:15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熙帝珠宝品牌吗】,以及【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熙帝珠宝是品牌吗,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

一本书,一方印,一块骨!这三件中华顶级国宝,任何一样出世都必将引起天下震动,甚至还会导致某些历史的改写!

它们分别是森罗万象无所不包的旷世奇书《永乐大典》;掌至尊皇权传天下大位的传国玉玺;伟大学说“进化论”的重要证据北京人头盖骨。

那么,这几件顶级国宝都有什么来历?它们都去了哪里?它们还有机会再出现吗?如果出现,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意味着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共同走进这几段紧扣人心弦的国宝传奇。

影视剧中被四方争夺的传国玉玺

一、森罗万象无所不包的旷世奇书——《永乐大典》。

1、永乐大典的来历。

公元1403年,刚做上皇帝的明成祖朱棣为了彰显大明国威,造福子孙后代,于是钦点了翰林学士解缙和太子少师姚广孝率领共3000多人修撰一部百科全书。

同时朱棣给出的修撰宗旨是:要将有史以来各种类别的书籍都重新编辑收录,要经史典籍、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担心经费!

随后,数千人的修书团队共花了五年的时间,终于修撰成了一部总11095册、22937卷、共3.7亿字的百科全书。

朱棣看了后大为满意,亲笔作序,并将书命名为《永乐大典》。同时这一部书也成了朱棣在位22年里在“文治”上最大的建树,也是解缙与姚广孝人生中最闪光的一大功绩。

明成祖朱棣

2、古往今来最牛的一部旷世奇书。

《永乐大典》比世界最著名最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还要早300多年。而在《大英百科全书》里,都将永乐大典称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它的内容堪称“万法皆可查”,包括了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卜、释藏道经、小说戏剧、工农技艺...等等,森罗万象,无所不包。

中国古代有许多巧夺天工的工艺,但大多早已失传。比如宋朝时射程达300米,能击穿铁制盾牌的神臂弓等。除此外还有许多失传的乐谱、医书等等,都能在《永乐大典》里找到。许多濒临失散的中华文明成果,全靠着这部典籍保存了下来。

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曾感叹:许多本以为失传数百年的冷门医术,竟都能从《永乐大典》里找到原版。

3、永乐大典去了哪里?

永乐大典修撰完成后,当时全书仅得一部,称为“永乐正本”。后来过了一百多年,到了嘉靖朝,嘉靖皇帝觉得此书太过珍贵,害怕损毁,于是让人抄录了一部,称为“嘉靖副本”。

就在嘉靖抄录完正本后,从此就再没有关于正本的记载,再无任何音讯,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此后关于正本的下落也成了明朝历史中的著名悬案之一。

正本到底去了哪里呢?历史学家们结合嘉靖皇帝下葬的时间和正本消失的时间来推测,正本大可能是随嘉靖一起下葬到北京天寿山的永陵中去了。

既然找不到了,那副本呢?副本在明末的战火中经历了一定损毁。乾隆皇帝命纪晓岚辑抄副本中的部分资料修撰《四库全书》时,那时副本已缺失了大约10%。

到清朝末年时,皇室衰败,国力微弱,官吏趁机盗窃,副本又渐渐开始流失损坏。到后来,便与它的祖国一起,迎来了一场最大的浩劫——帝国主义列强侵华。

列强几次入侵,大肆烧杀抢掠,副本也在这场浩劫中或被抢走,或被烧毁,最后仅剩800多卷留存于世,仅相当于原书的3%左右,并且还是被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机构所珍藏,散落在世界各地。

这800多卷副本每一卷拿出来都是稀世之珍,更遑论全套正本。那么全套正本还有可能找到吗?很有可能!

4、永乐大典正本还有可能出现吗?如果出现意味着什么?

曾经,以郭沫若为首的一批史学家们认为正本陪葬在了万历皇帝的定陵中,于是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掘了定陵,当然结果是大失所望。

但是就是这次对定陵的发掘,造成大量文物在突然接触空气后立即被氧化、毁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毁,令人痛心疾首。

周总理闻讯后当即通讯全国,禁止主动挖掘任何皇陵。所以即使有证据说正本在嘉靖皇帝的永陵中,但以目前的考古技术可能也是不会去发掘的吧。

如果有一天永乐正本重见天日,首先就意味着中国古代许多失传工艺和技艺会重见天日;其次因为它对中国宋元时期的历史记载非常详实,可以更加完善我们目前掌握的历史信息,甚至很有可能会让某些信息重新改写。

更重要的是,永乐大典的面世,就意味着中华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会更加充实,更加完善。这是当之无愧的民族瑰宝。

郭沫若指导发掘定陵

二、掌至尊皇权,传天下大位的——传国玉玺。

1、传国玉玺的传奇来历。

传国玉玺的前身,便是大名鼎鼎的“和氏璧”。关于和氏璧,有两个非常著名的典故,一个叫“卞和泣玉”,一个叫“完璧归赵”。

卞和是春秋时期楚国人,精通相玉,有天他发现一块含有惊世美玉的璞石,于是便带去献给楚厉王。但楚厉王不识货,认为卞和欺骗他,一怒之下便命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后来楚厉王去世,楚武王登位,卞和又带着璞石去献给楚武王。可楚武王同样不识货,认为卞和戏弄他,就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后来楚文王登位,卞和就捧着那块璞石在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都哭出了血泪。楚文王闻讯后派人细问原因,然后找人雕琢那块璞石,果然得出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遂以卞和之名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便被楚国当为国宝。后来楚赵联姻,和氏璧便当被做国礼送到了赵国。秦国昭襄王听说后便说愿以十五座城池来和赵国换这块和氏璧。

赵国知道秦国没安好心,但秦国势大,赵国不敢轻易得罪,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见机行事。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发现秦王果然打算强夺和氏璧,于是一番斗智斗勇后成功把和氏璧带回了赵国。史称“完璧归赵”。

后来秦始皇灭六国,这块和氏璧便到了秦始皇手中。秦始皇为体现自己天命所归,便命丞相李斯用和氏璧制作一方玉玺,上刻八个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此后,中国历代皇帝也视玉玺为证凭,奉若奇珍,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凡登大位而无此玺者,则被讥为“白版皇帝”,显得底气不足而为世人所轻蔑。

2、传国玉玺去了哪里?

秦朝灭亡后,刘邦在咸阳皇宫得到了传国玉玺。汉王朝之末,董卓作乱,各路诸侯群起而攻。最后孙权的父亲孙坚当先攻入洛阳,意外之下得到传国玉玺,于是如获至宝,产生了争霸天下之念。

然后被袁术知悉,又从孙坚手上夺走了玉玺。后来晋朝建立,玉玺又传到了司马家。随后五胡乱华,玉玺又在各国间几度流转,最终随着隋朝统一流入了隋都。

隋灭后,萧皇后带着玉玺跑到了突厥,唐太宗李世民因没有得到玉玺而常感遗憾。后来李婧灭东突厥,将萧皇后迎回长安,萧皇后遂将玉玺献与李世民以作安身之道,李世民得玉玺后果然龙颜大悦,对萧皇后相当礼遇。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大乱世,玉玺在各王朝几度流转后最后流入到了五代中的后唐,后来后唐将领石敬瑭反叛,并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求契丹人发兵攻打后唐。

后唐最后一任皇帝李从珂被大军重重围困,走投无路之下带着传国玉玺举族自焚而死,从此玉玺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下落不明。

被称作契丹人“儿皇帝”的石敬瑭

3、传国玉玺还会再出现吗?如果出现意味着什么?

传国玉玺自从被李从珂带着自焚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后面诸多王朝只能自己印制一方印玺聊以自慰。

据传在北宋哲宗年间,有位农夫在耕田时发现了传国玉玺然后敬献给朝廷,结果朝野有识之士大多都认为玉玺可能是假的。

后来宋徽宗索性一下子就印了十几方玉玺,以淡化传国玉玺的影响力。后来又历经数个朝代,偶尔有听闻传国玉玺现身,但都经不起考究。

直到清朝灭亡,皇权就此终止,传国玉玺也失去了皇权传承的价值,随着皇权的消失也慢慢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还能再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果有天传国玉玺现世,它对我们的价值便是其身上承载了中华数千年的历史厚重,见证了古中国王朝间的兴衰更迭,目睹了皇权交替里的腥风血雨。其传承价值更大于实用价值。

三、“进化论”的重要证据——北京人头盖骨。

1、北京人头盖骨的来历。

北宋年间,北京周口店一带有出产“龙骨”的流传,当时人们把龙骨当成天赐良药,据说将其研成粉末后涂抹在伤口上,可以止痛并愈合得快。

因为盛产“龙骨”,所以人们便把这里的一座山命名为“龙骨山”。到了近代,经古生物学家们的研究,认为所谓“龙骨”不过是古生物的骨骼化石。于是不少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纷纷来到周口店地区,进行发掘和考察。

1926年,科学家们发现了两颗动物牙齿,经过分析发现这两颗几十万年前的牙齿是属于早期人类的,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国内外,后来科学家便把这两颗牙齿的主人命名为“北京人”,而所谓的“龙骨”就是早期的人类和同时代动物的化石。

于是我国迅速展开了对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到了1929年冬天,一个震撼世界学术界的奇迹终于发生了: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随后,科学家们又陆续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这便是“北京人头盖骨”的来历。

2、北京人头盖骨到底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在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之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十几万年前生活在欧洲和西亚的尼安德特人,这时已知的人类历史也就只有十几万年。

但自从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之后,也就是发现了60万年前的人类生活的痕迹,使人类的历史直接推进到了60万年前。

而因为北京人化石的存在,中国作为人类起源地之一的地位也因此而变得不容置疑!中国人的祖先就是在中国!

著名考古学家李济曾说:“(北京人头盖骨)不仅对人类的起源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而且使得人类学学科体系进一步牢牢奠定在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之上。”

所以,北京人头盖骨对整个中国,对整个人类世界,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的珍贵可想而知,可称是全人类的稀世瑰宝。

北京人生活场景

3、北京人头盖骨是怎么消失的?

北京人头盖骨发现以后,一直都被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做学术研究。而协和医院则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资创办的。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占领了北京。考虑到北京人头盖骨的安全,国民党中央便与协和医学院院长协调,准备将头盖骨送往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暂存。

1941年12月8日,在一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护卫下,运送北京人头盖骨的专列从北京抵达了秦皇岛,并准备从秦皇岛登船运往美国。

不料就在几个小时前,日本人派军机偷袭美国珍珠港,然后对美国宣战,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美两国当时已处于战争状态。

于是,驻秦皇岛的日军突然袭击了这支美国海军陆战队,运送北京人头盖骨的人员尽被俘虏,包括北京人在内的物资和行李全部成了日本人的战利品。

从此,北京人头盖骨便销声匿迹,在各界人士广泛而深入的追寻中,始终不见踪影,至今已近一个世纪。

熙帝珠宝是品牌吗(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 热门话题

4、北京人头盖骨去了哪里?它还会再出现吗?

二战结束后,中国、美国、日本都开始了对北京人头盖骨的寻找工作,但经历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辛苦寻找后依旧毫无下落。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最终只得出几个最有可能的推测:

可能也遭当初的侵华日军毁坏;

可能被日军带回日本后流失在了日本民间;

可能与遭美军击沉的日本“阿波丸”号邮轮一起沉没在了福建省牛山岛以东海域;

可能已经被带到了美国。

在2012年3月,北京人头盖骨又出现新的线索,当初有可能是被日军埋在了秦皇岛的某个地方,但现在那个地方已是一处闹市停车场。这应该是最美好的一条线索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说明北京人头盖骨依然完好无损,并静静躺在中国的土地上,总有一天它会重见天日。

结语。

除了这三件国宝之外,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里,还有不计其数的惊世之宝,比如兰亭序、明堂火珠、后母戊鼎...等等。它们对于我们来说,是历史、是传承;是文化、是信仰;是象征,更是骄傲。

熙帝珠宝是真的吗?

熙帝珠宝是真的。熙帝珠宝是深圳市熙帝金银珠宝有限公司旗下的珠宝商店。他的珠宝都是从深圳水贝进货的,所以都是正规的货。而且西地珠宝的款式都是经过著名的设计师设计的,每年都会不定期的推出一些新款,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圈粉无数。

熙帝珠宝属于什么档次?

香港熙帝国际珠宝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珠宝首饰企业。公司于一九九九年五月在上海正式投入运营。香港熙帝国际珠宝融入欧美流行元素并与中国文化底蕴相结合,打造时尚、实用、自然、个性的珠宝首饰品牌。熙帝团队凭借多年珠宝首饰领域的经验、完善的专业珠宝供应链、实时的销售系统、强大的互联网技术实力、遍布全国的体验中心,和最专业的服务、最优惠的价格,满足熙帝顾客随时随地订购实惠珠宝的需求。熙帝坚信每一件珠宝都有她最佳的主人。目前,熙帝的实体体验中心在高速增长中,现已在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开设超过15家连锁体验中心。中高端档次

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在四川,有一首流传了300年的童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并且这首童谣就被刻在成都锦江边的石碑上。

据当地人所讲,在四川的某个地方,传说那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只要能识破“石牛跟石鼓遥遥相对”的密码,就算买下成都府也是小菜一碟。乍一看,这跟影视剧中寻宝情节很像啊,“石牛对石鼓”就是宝藏的标志性建筑。

先说说这童谣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呢?原来它说的是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里跟闯王李自成齐名的张献忠,在1644年率部攻破四川成都并建立大西国政权。然而1646年,张献忠顺江南下、派千艘大船转移金银珠宝时,在彭山江口一遭明朝参将杨展突然伏击,战败船沉,大量财物随船一起沉于江底。

《蜀碧》记载:(张)献忠闻(杨)展兵势甚盛,大惧,率兵10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

历史文献以及地方志里也都不同程度地提到这起历史事件,这些财物价值几何?据文献记载,估摸着亿万银两,简直令人乍舌。

《蜀难纪实》记载:“累亿万,载盈百艘”。

然而关于张献忠宝藏的具体下落,有人说被参将杨展所得;也有人说,就算有财物,估计也不会有多少,这应该被人为的夸大了。一时间众说纷纭,加上也不清楚张献忠具体沉银在什么位置,只留下了“石牛对石鼓”这一特征,众人也不清楚到底是指的是什么。

当时间轴来到民国,担任四川省府秘书长的杨白鹿,竟然找到童谣里所说“石牛对石鼓”所在地。

话说杨白鹿在做官的时候,无意中救过一个老人。老人为了报答杨白鹿,便将多年来随身携带的一个木匣子转赠给杨白鹿。老人告诉他,匣内所藏是张献忠埋银的地点图样,是由当时参与埋银的人偷偷绘制的。

杨白鹿大喜,于是将“藏宝图”向师长马昆山透露,最后他们成立“锦江淘金公司”,开展“张献忠沉银”打捞工作。他们照原图纸方位丈量,推断出埋藏金银地点,最终果真挖出一个大石牛,还挖出大石鼓。杨白鹿那种迫切的心情溢于言表,他甚至都已经想到了自己家财万贯,左拥右抱的场景。

可是下一秒,他就慌了,工人们奋力挖出来的不是“金银万万五”,只有3大箩筐小铜钱。民国轰轰烈烈挖银事件,也只好草率收场。虽然杨白鹿得“沉船宝藏图”这个桥断只是民间的说法,还有待商榷。但整个“探宝”结果就是一场闹剧,所以人们都将“张献忠沉船宝藏”当成传说,作为饭后谈资,很多人打心眼里都觉得这个宝藏或许本身就不存在。

然而传说跟历史往往就隔着一次考古发掘。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四川省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该考古项目正式启动,同年3月15日,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共出水文物超10000余件,从而证实张献忠的沉船宝藏这则传说是真的,应证了那句古话,古人诚不欺我也。

说起来这次考古发掘,还得“归功于”2015年发生的一起彭山特大盗掘倒卖文物案。据当时的相关报道来看,彭山区检察院主动介入这起倒卖文物案,最后的结局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

从2011年至2015年4月,在四年时间里,有多个团伙涉及盗窃“张献忠沉银”。而且从追缴的文物来看,其中国家一级以上珍贵文物就有非常多,包括“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西王赏功”金币等等,价值不可估量。也就是从2015年,官方才基本确认了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就是张献忠沉银的地方。

其实关于张献忠沉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被陆续证实:据相关报道,上世纪末,四川彭山当地人经常能听到有人从江中捞出一些古物,比如捕鱼时,曾网出了一些银锭;当然那时候老百姓还不知道是张献忠沉银。

2005年,彭山水利部门在梳理河道时,又发现了不少银锭。而且发现其中有七枚银锭装是在圆木中,但被施工人员给顺手牵羊走了。公安部门知道后,随即对这银锭进行追缴。

这次无意中的发现,证实了《蜀难纪实》中“木槽夹银”的说法,这也是相传张献忠“沉银”主要特点之一,原来张献忠喜欢使用”掏空的树干“藏银。然而当时有专家认为,这几枚银锭不能完全证明江口沉银就是属于张献忠的,于是便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2010年,有人再次在河中发现银锭,甚至引发万人下河淘宝的热忱,不少人都有所收获。

2011年,有报道称,政府在清理河道淤泥时,再次发现了一页金封册和一枚刻有“西王赏功”的金币及一些碎银子。而且令考古学家欣喜的是,在这页金封册上刻有“维大西大顺二年”和“皇帝制曰”等字样。报道一出来再次引起了轰动,然而也正是这次发现却引起了一波盗窃文物的高潮,盗掘活动令人防不胜防。

2015年,国内专家正是宣布,四年前的这批文物就是属于张献忠的金银珠宝,民间流传的“张献忠江口沉银”被证实,童谣“金银万万五”所说也是真的。但由于在此之前,屡次发生盗掘事件,再加上江口上游建起水库,使得盗掘活动更加猖狂,包括民间也有很多人参与其中,也就导致有很多重要文物都被黑市倒卖。

比如上文提到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曾被以800万元高价卖掉,后来被公安部门追回。于是文物部门决定对江口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才有了2017年的正式发掘。

到目前为止,张献忠沉银一共出水文物超3万件,价值超几十亿;这些文物的出水,证实了张献忠沉银的真实性,也使得童谣的戏言成为真正能寻宝的“口诀”。

当然古代历史上还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光绪被毒死,在1980年考古人员进入崇陵清理地宫,发现了光绪皇帝的头发,后来经过科学检测,竟发现砷含量严重超标,最终专家确认,光绪皇帝就是死于砒霜中毒。

最后只能说,历史上有些传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希望那些被掩埋在历史长河中的宝藏都能被一一发现,比如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比如王羲之的兰亭序等等。

关于【熙帝珠宝是品牌吗】和【中国历史上下落不明的顶级国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