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核力量主要是以战略导弹潜艇为机动发射平台,执行核打击任务的海军力量。 与陆基和陆基核力量不同,海基核力量可以利用海洋天然屏障掩盖行动,提高生存能力。 尤其是作为海基核力量重要平台的核潜艇,具有自主力量持续时间奇袭威力大等优点,可以远离基地,进入敌方控制区进行长期巡逻监测活动,缺乏弹道导弹射程由于这一优势对印度这样的新兴核武器国家很有吸引力,近年来印度投入巨额资金,大力发展海基核威慑力量。
从目前情况看,印度只有一艘具备弹道导弹发射能力的战略核潜艇“歼敌者”。 该潜艇是印度借用俄罗斯核潜艇技术,可携带自行建造的核导弹的核潜艇,于2016年10月交付印度海军,印度也成为世界上第六个拥有国产核潜艇的国家。 从性能方面看,“歼敌者”号核潜艇排水量约6000吨,搭载4枚导弹垂直发射管,可携带12-16枚中小学或4-8枚中小学弹道导弹,是世界上弹量最少的战略核潜艇。 第二艘“求敌者”核潜艇原定于2017年11月下水,并于2022年初开始海上试验,但截至目前尚未展开,表示试验工作推迟。 另外,印度正在建造第三艘和第四艘潜艇,暂时命名为S4级,预计2024年前使用。 根据印度海军的计划,未来将建设包括3艘战略导弹核潜艇和2艘攻击型核潜艇在内的5艘核潜艇,构成海基核攻击力体系,确保二次核反击能力。
在发射弹道导弹建设方面,目前印度拥有中小学中小学中小学三种型号的k系列发射弹道导弹。 其中,中小学潜射弹道导弹是印度发展的第一型潜射弹道导弹,射程700公里,实用性比较有限,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射程更远打击范围更大生存能力更强的中小学潜射弹道导弹该导弹射程达到3500,通过采用分离式多弹头技术,将大幅提高突防能力和战略威慑能力,最终取代中小学。 另外,印度正在开发射程更远的中小学弹道导弹,射程超过5000公里。
“三位一体”核力量体系初步形成
近年来,印度投入大量经费发展和壮大“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体系,并将其作为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提高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 其中,陆基核力量是印度核力量体系中最成熟的部分,目前拥有四个型号的陆基核弹。 分别是“大地”-2“烈火”-1“烈火”-2和“烈火”-3。 此外,印度“烈火”-P“烈火”-4“烈火”-5三型新“烈火”导弹,特别是“烈火”-5,射程超过5000公里,接近洲际弹道导弹范畴,运载介质也与其他烈火导弹
印度借给俄罗斯的攻击型核潜艇“查克拉”去年被归还给了俄罗斯
空基核力量是印度近年来核武器现代化升级的一大难点。 目前,印度有3个“幻影-2000H”和6个“美洲豹”战斗机中队,承担着核打击任务,但这些飞机已经老旧破旧,使用前景不容乐观。 例如,目前法国空军已开始逐步淘汰所有“幻影-2000”飞机,只能用清理的零件维持印度空军现有的幻影中队。 “美洲豹”战斗机使用年限也接近40年,印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使用“美洲豹”车队的国家,但近年来事故频发,印空中核打击能力严重受损。 因此,印度空军宣布将在未来15年内逐步取消美洲豹队,在此期间部分使用苏-30MKI承担核攻击任务。 另外,印度向法国购买了36架“阵风”战斗机。 由于“阵风”战斗机一直在法军承担核攻击任务,印军未来也有可能使用该战斗机执行核攻击任务,为印度空军提供战略威慑必要的能力和技术优势。 但由于法国“加斯特”战斗机交付期限的不确定性,也严重影响了印度空基核力量的现代化升级。
例如,在海基核能方面,印度的战略核潜艇数量技术水平和机载导弹射程与世界核大国相比相距甚远。 目前,印度自主研发形成战斗力的战略核潜艇只有一艘,排水量也只有6000多吨,与美俄战略核潜艇排水量往往相差15000吨以上,可搭载的最先进中小学潜艇射程也只有3000公里,是美俄的另外,从此次试射的导弹型号来看,印度没有公布此次发射的导弹的具体型号,但从印度海军在孟加拉湾设置的禁航范围推测,应该是射程更近的中小学弹道导弹,打击范围非常有限
另外,印度的海基核力量在“舰艇结合”方面还有待完善。 从近年来弹道导弹的试射情况来看,印度基本上采用水下浮动方式发射,与真正的潜射还有差距。 这次印度成功试射了中小学弹道导弹,但其他射程的导弹也不是成功的。 普遍认为,中小学导弹体积过大操作程度更为复杂,且曾多次试射失败,是“歼敌者”的重大挑战。 如果印度不成功发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就不能说形成了真正战略级的海基核力量。
另一方面,印度在其他平台的核能建设方面也存在很多短板。 例如,印度的空基核作战平台主要是战斗机,装载量和作战半径非常有限,即使是比较先进的苏-30MKI战斗机,一架也只有三枚“拉莫斯”导弹,作战半径仅为3000。 印度试图通过空中加油机增加空基核作战平台的威慑范围,但这种做法在实战中具有很大危险性,难以有效突破其他国家的防空体系。 与此同时,印度的空基核作战平台大多信息化程度较低,隐身性能不突出,难以有效形成实战威慑。 这些,印度的核能力和美俄等大国的核能力本质上有很大的差距,距离“一流核大国”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兵韬志略是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凌云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近期重大防务事件,评估隐藏在信息背后的玄机,剥开茧丝,拂尘见金,两周后不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