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救治政策,织密医疗保障网。亳州实施三项民生工程,每月督查,双月考核。2021年住院报销73.2%,大病保险报销61.9%,直接医疗救助38.4万人次,金额2.13亿元,居全省首位。在全省率先出台《亳州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继续落实“四不挑”要求,有效预防和化解因病返贫现象。出台《亳州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特病管理办法》实现居民和职工门诊慢性病“四统一提”,职工门诊慢性病治疗提高到3000元,填补了政策短板。
实施精细化管理,用好群众的“看病钱”。亳州开展日间病床试点,全年收治患者3.43万人,总费用3908.77万元,报销3409.5万元。选择26个技术适宜医院优势病种的中医门诊,实行按病种付费和中西医同病保险。统一全市331个付费病种,扩大“同病同保”和“养老院门诊基金”改革范围,推进分级诊疗,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开展了10批国家和省级药品消耗采集,覆盖218种药品和7大类高值耗材,超额完成国家和省级协议采购量,节约资金4.5亿元,有效减轻了参保患者就医负担,缓解了医保基金压力。
优化公共服务,架起便民利民的“暖心桥”。亳州构建了“市县村”一体化服务网络,设立了“一刻钟”医保服务圈。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双通道”药店覆盖全市。2021年单独结算金额为1362.13万元。6项医保政府服务将“跨省”,高血压等5种门诊慢性病和特殊疾病将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跨省直接结算。优化异地就医转诊备案服务,全年共完成审核11487件,审核完成率100%。在全省范围内创新“两路三盲”和“跟申请”的模式进行慢性病和特殊疾病认定,解决了慢性病和特殊疾病认证受阻的问题。
坚持重拳出击,筑牢基金“防火墙”。亳州先后开展了“三假”行为“点穴式”专项检查农村医疗机构专项整治异地医疗大案等针对性治理。2021年,全市办理定点医疗机构1346家,参保人员199人,取消协议16起,向司法机关移送案件5起,追回违规资金7994万余元。探索“信息共享执法联动纪律联动执行联动跨区域合作保障奖励监督建议”等十项机制,在全省率先建成覆盖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智能监管平台。全国基金监管模式创新试点被评为“优秀”。
发表评论